近日,ACS Nano(中科院一區Top,影響因子14.588)在線發表我校博士研究生周天駿題為《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argeting Nanostrategy with Hypoxia-Ameliorating and Photothermal Abilities that, Combined with Immunotherapy, Inhibits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的研究新成果。該論文由方馳華與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田捷聯合指導,方馳華與田捷為共同通訊作者。
該研究研發了新型肝癌特異性普魯士藍納米探針。圍繞早診早治的需求,將精準光熱治療和藥物遞送結合起來,實現了索拉非尼的靶向遞送和溫度控制性釋放,同時利用普魯士藍的光熱作用和類酶作用,減輕小鼠的腫瘤缺氧和免疫抑制,與PD-L1單抗聯合使ξ用,有效的抑制了小鼠肝癌原發瘤和轉移瘤的生長,為肝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方馳華與廈門大學分子影像中心聶立銘共同指導的2017級博士研究生李喬林和陳康也於近日發表高分文章。其中,李喬林的研究論文發表在Cancer Letters(中科院一區Top,2020影響因子7.36)。該研究研發了新型被動靶向肝癌的納米探針負載新吲哚菁綠的超順磁性氧化鐵(IR820@PEG-SPIO),實現了裸鼠原位微小肝癌的光聲/熒光/磁共振多模態術前精準診斷;同時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實現裸鼠原位微小肝癌的精準光熱介入治療,有效地抑制了小鼠原位肝癌的生長,為肝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陳康的研究論文發表在Biomaterial Science(中科院二區,2020年影響因子6.183)。該研究研發了基於黑色素的分子探針,結合光聲分子╲成像技術,實現了早期肝癌的診斷與治療。


方馳華∞團隊致力於醫工交叉、多學科聯合,圍繞肝癌早診早治的需求,在新型納米探針的研發及多模態成像的研究上取得了豐厚的科研成果。近三年來,在方馳華教授的指導』下,研究生艾婷、鄧晗、陳青山、曾超挺、宋笑冬、胡敏等在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Biomaterials Science等雜誌上發表SCI文章多篇。